欢迎访问“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 协会热线:0573-82763426

会员动态

当前你位置:首页 > 会员在线 > 会员动态

李仙寿和昱辉的故事:为什么要分拆转型?

来源: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10/20 9:20:28 被阅读:1497

  前言

  美股上市公司昱辉阳光证实剥离光伏制造及LED业务的消息传出之后,在业内外引起一片哗然,惊讶有之、不解有之、质疑有之、赞同有之。带着大家的疑问,我如约来到位于上海普陀区的昱辉阳光办公室,见到了剃着平头、穿着长t恤的昱辉阳光创始人李仙寿。

  

  2017年10月11日,杭州云栖大会召开,会后关于马云千亿设立达摩院的新闻铺天盖地。同一天,美股上市公司昱辉阳光(Renesola)证实剥离光伏制造及LED业务,转型下游开发商,在光伏圈亦引起不小轰动。

  两家完全不搭界的公司,都起步于同一个时期。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4年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006年,昱辉阳光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昱辉阳光登陆美国纽交所。

  面对现已发展成巨人的阿里巴巴,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曾言:“11年前的那一天我们懵里懵懂登陆伦敦证交所,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从不惑之年走向天命之年,然而跟同一时期的阿里、新东方相比,我们平凡得心痛。”

  李仙寿说:“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要,于是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从上下一体化到生态建设,最后连自己都看不懂。现在老了,想要放弃的东西就越多。所以我们分家转型,上市公司只做一件事。”

  为什么分拆?

  1993年万科B股股票在香港发行,B股买家主要是投资基金,为了引进商业资本,万科开始讲他旗下13个行业的故事,说他每一个行业都在盈利。基金经理们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知道“万科是干什么的?”。买联想,买的是IT业;买新东方,买的是教育业;买万科,又是买他的什么?多元化的万科在哪个行业也站不住脚。

  不久,万科掀起了著名的“减法运动”,许多业务被分离出去,其中包括知名的怡宝、万佳百货等。剔除这些业务后,万科提出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发展方向。房地产业务随后又减掉了写字楼等商业建筑,到90年代末,万科成为一个专业于发达地区、中高档住宅的地产企业,并坐上了房地产行业龙头老大的交椅。

  强大的公司只需两秒钟就能说清楚自身,如可口可乐,只用说: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后来万科能用三秒钟、两句话把自己描述清楚: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主要做住宅。

  昱辉阳光是做什么的?

  拥有多晶硅、硅片、组件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光伏制造商,世界一流光伏企业?这个定位其他几家主流光伏公司同样适用。

  多年摸爬滚打后李仙寿顿悟了“大道至简”的道理,也开始做起了减法。作为第一批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昱辉阳光,称得上是光伏界“元老级”公司,然而近两年的昱辉阳光走的并不顺,从业绩亏损到财务趋紧再到遭遇退市风险,制造端不断扩产的节奏以及来自终端市场价格的挤压让李仙寿喘不过气。

  “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要,于是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从上下一体化到生态建设,最后连自己都看不懂。现在老了,想要放弃的东西就越多。如果我是一名投资人,我会喜欢一家模式简单、产品简单、成长稳健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很‘清新’,创始人剃了‘小平头’,穿着体恤,语速快捷明了,没有太多顾忌。

  所以,我们分家转型,上市公司只做一件事情,专注分布式电站,不需要多大,只需将手头的一个产品,一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李仙寿说到。坐在对面的他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他现在的样子俨然就像他所描述的创始人,只是语速不快,回答问题时会思考一下。

  为什么选分布式、社区及小型电站?

  按照李仙寿的想法,制造业务与债务分离后的上市公司将致力于中国屋顶分布式、美国社区太阳能及海外小型商业电站的开发。然而,此前光伏业内也有其他企业从制造向下游转型,目前来看成功者寡。

  对于昱辉这次转型,李仙寿表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说:“昱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光伏老兵,从行业角度看,我们知道盈利点在哪,其他转型者看到的是近期盈利,他们的做法是把下游电站业务从公司中剥离,而我们恰恰相反,把制造业务全部剥离,上市公司变成电站开发投资公司。这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的想法,想为行业带来一种新的东西。”

  “而且,他们多数以开发大型地面电站为主。”李仙寿说,从欧洲、北美、日本等市场的经历来看,大型地面电站存在很多问题,正在逐渐退出,他需要与传统电力去竞争,由于政策变化、配额、容量、土地资源、电力消纳等因素,并不适合民营企业全力去触碰,尤其是在国有央企参与的情况下,更加难以获得大的发展。大型电力集团进入,掺杂有其他的目的,比如为了整个能源投资比例的平衡,比如配额、拿补贴指标等。

  “我们选择分布式、社区太阳能、小型电站,因为他是适合民营企业发展且盈利点最好的领域。能源发电种类中,太阳能具备补缺功能,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分布式运用起来更灵活。”李仙寿表示。

  李仙寿给昱辉阳光的定位,一家专注于做全球化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上市公司。

  他说:“目前来说这种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断开发好的分布式电站项目进行储备,社区太阳能虽然在美国刚刚兴起,但我们已经准备了两三年时间。在选择进入一个市场之前,我们会对当地的电网情况进行了解,先去电网电力公司找接入点,看容量有多少,只有在电网有余量时才进入。比如中国分布式市场,会优先选择更适合发展光伏电站的省市地区。今年国内已经完成180MW的分布式电站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地区。”

   

  昱辉美国社区太阳能及小型地面电站情况,图片来源:昱辉阳光

  根据对外公布的数据,昱辉阳光全球后期项目储备480MW,其中美国151.8MW、英国4.3MW,日本17.5MW,加拿大8.6MW,土耳其133.0MW,法国0.30MW,波兰55.0MW,泰国5.0MW,中国104MW。美国成为后期项目储备容量最大的国家,其次为加拿大、中国。

  盈利模式:做到极简

  对一般光伏公司而言,从产品生产销售到电站投资,在项目开发、融资、运营上无疑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投资电站与组件制造不同,资金需求量更大、投资回收周期更长,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造血能力。有人担心昱辉阳光是否能适应角色的变换。

  “昱辉阳光进入下游市场很早,有成熟的团队,以前走过很多弯路但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知道哪里有盈利的点。对于电站投资我们也没有规模上的要求,没有需要销售组件的目的,纯粹从电站角度来考虑,现在公司项目储备优良,未来发展可持续性强。”李仙寿说到。

  根据2016年财报,昱辉组件及硅片业务分别获得5.715亿美元及2.72亿美元,占比61.5%,29.3%,而电站项目收入为8595.5万美元,占比仅9.2%。从2016年财年看,昱辉阳光电站项目的收入还很低,转型后怎么提高电站业务的盈利能力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李仙寿估算了一下:“今年预计电站持有量在200MW,明年400MW,累计容量将达计600MW。这些电站的发电收入国内营收占比约68%,大约450MW项目量,平均按1块钱计算,1000小时发一度电,可获得4.5亿人民币(6000万美元)的收入。这是基础量,同时我们出售海外项目,将部分开发好的项目权卖掉,明年预计出售100MW,在美国是0.5元的社区太阳能价格,如果卖出去100MW约可收入5000万美元,还有一部分EPC合约收入,明年预计可看到1.5亿美元销售收入来自电站。

  盈利很简单,中国分布式电站毛利按70%计算,约4000万毛利,海外项目权约2000万毛利,毛利率达到40%,比制造端毛利水平高,且它是稳定的。”

  李仙寿说,业务做到极简之后,营收计算也变得简单而可预期。

  “专注中国分布式、美国社区太阳和小型高收益项目,电站补贴高、PPA高,项目IRR超过8%,资本回报高,盈利能力强。选择美国、欧洲等全球高信用市场,政策风险较小,项目可融资能力强。立足于售电侧,发展终端电力用户,迎合了中国电力改革的大方向,无论是中国的分布式和美国的社区太阳能都存在发展空间。”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看好,但他也提到,电站开发都有一个成长期,通常需要三五年时间,最初的三年时间里需要企业积累,昱辉能否转型成功,还得看他是否能熬过前期的开拓。

  制造业务怎么办?

  昱辉阳光上市公司开始了新的征程,那么,剥离出来的制造板块后面如何定义?

  对李仙寿而言,下游电站投资与制造业务的平衡是个难题。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电站业务需要一个好的开始和蓝图规划,以让投资者放心;另一方面,对制造端业务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让债权人满意。

  根据此次资产交易,昱辉阳光制造板块:3GW硅片、240MW电池、1.8GW组件、6000吨多晶硅及LED业务等,全部转自昱辉阳光新加坡有限公司(下称“新加坡昱辉”),新加坡昱辉曾是昱辉阳光控股子公司,如今已单独剥离。

  相比于下游电站业务,李仙寿对制造板块的业务持保守态度,他表示:“昱辉最初是从硅片起家,我们会回过头来把硅片做强,但不会做大,目前正在全力改金刚线,已经改了60%,预计明年三月可以做到100%金刚线切片,一个月6000万片,成本每月可降4800万元,一年下来可节省成本5个多亿,还是有一定优势。组件部分会进行控制,产量往回缩,不需要3GW、5GW,1GW产量就够了,会加一些先进技术做细分市场,如半片、多栅电池等。

  6000吨多晶硅方面也不会扩产,从现在来看,它还是盈利的,成本在11-12万/吨左右,现金成本8-9万/吨,市场再差的时候我们现金成本还可以,也在进行一些技改。另外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很多设备将在明后年到期,折旧有6亿成本在里面,这样我们是以现金成本与别人全成本在竞争。”

  李仙寿说,制造业务不会再做大拼规模,但会做精,盘子太大需要到处投资,且四处都是竞争者。

  未来制造板块是否有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打算?

  李仙寿回答:“美股表现不好,A股估计也不会感兴趣,现在太阳能故事在资本市场已经走到中后期了,我不认为我们还能赶上这一波。”

  李仙寿表示,户用光伏尚存在创新机会,或者研发新的产品,未来不排除在其中某一细分领域寻求再次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

协会动态

推荐会员

Copyright © 2022 www.jxgfxh.org.cn. 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443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41102000495号